圣胡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美国心理学博士将职场三角关系讲得很清楚
TUhjnbcbe - 2023/3/27 20:00:00

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是神秘事件代名词。百慕大三角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部,具体是指由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西大西洋三角地带,每边长约千米。由于这片海域常发生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及推理方式难以解释的超常现象。

心理学研究发现:其实,人际关系中也存在“百慕大三角”,这种神奇的现象常常不为人所知,但是它却常常阻碍着我们的发展。无论你在现实中扮演什么样角色:你是创业团队的领导人,还是普通中层管理者,或者是基层的职员;你是家庭关系中的长辈、平辈和晚辈;你是朋友圈中万人迷还是低调有内涵的实力派……你都需要了解它,非常有必要学习这种神奇的心理学现象。

什么是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如何破解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解除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01什么是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

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是一种三角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简称VPR。施害者(简称B)是让受害者(简称A)感觉到很反感、相处在一起不舒服、或者在一起共事会很讨厌和不喜欢。A就会向拯救者(简称C)进行吐槽,A寻找C倾诉并不是为解决问题,仅仅是为了向C证明B做法是多么不对,让人多么反感和讨厌。A希望C能够认同A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并且能够站在A立场上一起谴责B的所作所为,从而让A产生道德上的优越感,让A释放出内心的不满情绪。充当裁判员的拯救者(C)往往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群人或者公众。比如很多名人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指责和对骂,甚至是人身攻击,这个时候吃瓜群众就充当了C。

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危害很大。首先,假如C缺乏理智和判断,那么会挑拨B和C之间的不和睦,甚至B和C根本没有实际上冲突。如果C恰好是B领导,有可能会产生对B偏见,将B的缺点放大或错误扩大,这会损害B的切身利益,这种情况在职场上有个通俗称谓,叫“打小报告”、“告密”。其次,一个巴掌拍不响是最浅显的道理,但A会本能忽略自己在冲突中所犯错误,不会去审视内心的动机,反而C的同情或点赞,会让A感觉更美好,A更加坚定自己就是无辜的受害者,从而产生道德上优越感。最后,A和C也可能发生冲突,角色演变成受害者和施害者,这时候会有新拯救者D介入进来。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就想病*一样在人群中传染,越来越多的健康细胞被感染,最终使得整体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起源于施害者B,然而受害者A和拯救者C由于短视和气量狭小,不知不觉充当分裂者角色。新约圣经中对这种情况有着严厉的警告:“如果有人在你们之间制造分裂,提出第一次和第二次警告,从此以后,不要再理会他们,因为这样的人已经偏离正道,而他们自身的罪会加罚于他们”。科学研究证明,分裂者对别人所造成的伤害,要比分裂者带来的任何好处都多。戴夫拉姆齐公司营造的组织文化是直接正面对抗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他们公司制定了这样一条“无流言蜚语原则”,如果有人在背后说某人闲话,而不是直接和对方交流解决问题,那么这位传播流言者会被警告,警告无效则会被开除。

02如何破解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

就像新型冠状病*一样,人际关系的“百慕大三角”是会永远存在于人际交往中,除非人性发生改变,然而人性是物种进化形成的,写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有一些办法可以破除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现象,能够减轻它的危害:

一是保持理智,接受反馈,不做施害者。我们应该持续学习和强化个人修养,多读一读儒家经典,尽量不要伤害别人,少伤害别人,不做或少做施害者B。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在认知上不够清晰,听不进去别人建议和良好反馈,内心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又没有更好渠道释放内心情绪,有时候很随意地向周围人,甚至是向至亲至爱宣泄,这往往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这是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的启动源头。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采用逃避手段,暂时躲避施害者,以防被伤害到。

二是心胸开阔,合理宣泄,不做受害者。每当别人伤害到我们,我们尽量胸襟开阔一些,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宣泄,现实生活中哪种内心邪恶的施害者还是很少的。实在要找人吐槽,尽量找一找圈外人聊一聊。我最近见到有个滴滴司机就很了不起,他深夜拉酒醉客人,乘客胡搅蛮缠让他很气愤,但是他通过拍摄短视频,向网友公开吐槽这种不文明现象,负面情绪得到很好的宣泄。当今社会生存压力大,社会上打拼的人,特别是男人们,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公和委屈是几乎是家常便饭。作为男人一定要把这种不良情绪化解掉,尽量不要带回家里,传递给父母、老婆和孩子。让至亲至爱成为情绪宣泄对象,成为受害者,要杜绝踢猫效应。

著名的踢猫效应

三是保持中立,不参与,不做拯救者。当有人找你谈论其他人时,我们应该谢绝加入讨论,不当拯救者C。或者向吐槽者表明立场“我不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有时候这种议论确实无恶意,但也有可能是恶意,不管怎样,很好鉴别。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曾经围绕非法色情的模糊定义写过一句著名的话“我一看就知道了”。有时候,有人过来吐槽,我们实在抹不开情面要安慰对方时,也尽可能提醒吐槽者多审视个人的问题,客观看待冲突,事后也不要传播流言蜚语。

03解除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从上面分析中,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其实危害很大,解除三角关系能为我们带来诸多好处:

如果我们是团队管理者,它会使团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达成更高绩效。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都不会容忍“传播流言蜚语”、“打小报告”、“背后议论同事”等,这些行为会破坏团结,激发人性自私和贪婪的弱点,削弱了组织战斗力。

如果我们是做生意的,它会使我们人缘更好,生意更兴隆。谁也不会喜欢一个负能量爆棚,到处散布谣言的人店长。

如果我们是普通人,它会使我们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家庭和睦,在社会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收获更大成就。

结语:我们解密人际关系的“百慕大三角”之谜,知道什么是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它是一种由施害者——受害者——拯救者构成的恶性循环。如何破解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一是保持理智,接受反馈,不做施害者。二是心胸开阔,合理宣泄,不做受害者。三是保持中立,不参与,不做拯救者。解除人际关系“百慕大三角”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它能让我们收获更多幸福,飞得更高,走的更远。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心理学博士将职场三角关系讲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