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家把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并且把因此而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称作“瓦伦达效应”。
具体故事:
瓦伦达是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一般都是在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距离地面几十米的高空钢索上行走。
但是,瓦伦达每次走钢索,都不会被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所向往或期待,而是排除一切与走钢索有关的杂念,认真地走好每一步,最后的结果自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令人羡慕的眼光。
年,73岁的瓦伦达为了给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决定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表演走钢丝。他最终选择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进行表演,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而且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
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瓦伦达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但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华伦达发挥失常,表演失败,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在事后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瓦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
二给我们的启示
1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
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成功必须专注于过程而非结果,专注于事物本身的态度与规律,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2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们常说,“压力就是动力”,但“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驾驭得当可化为杀敌万千的利器,反之则可能会摧毁自己的意志。
所以工作中,生活中,特别是遇到大的任务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欲速则不达。
3专心致志做事
不能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患得患失,只能影响你的心态,让你失去做事情本来应有的状态和步调,最终导致半途而废或者无疾而终。
4警惕引发“墨菲定律”
瓦伦达效应还有可能引起另外一个定律叫:“墨菲定律”————
如果你太过于担心失败,就是因为它有失败的可能;如果你预感可能会出错,那么它就必然会出错。这也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墨菲定律”。
三生活中的例子
1跑步十公里
拿我今天(04-17)早上跑步来说,6点半起床感觉状态不错,还没下床前心里就闪过一个念头,今天一定要跑个自己的最长记录,上上个周末跑了7.5公里,今天心想怎么也得破8公里,直奔10公里大关啊。
可是越是想着目标,就越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
果不其然,跑到3公里就累了,而且脚还感觉不舒服,想要放弃,坚持到4公里的时候就真的放弃了。
回想上次一口气跑7公里的时候,真的是没想过要破记录什么的,就是非常享受的在跑,专注在跑上。
2逢考必紧张
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经历了几百上千次考试,可是一到考试就是紧张,越是重大考试越紧张。
就是因为我们太在意成绩,太在意要超过谁谁谁,太在意输赢本身,导致我们患得患失,没办法静下心来专注在答题上面。相反,考试不错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没有太在意要考前几名,要超过谁,反而能发挥更好的水平。
3体育比赛
不管是小到学校里的运动会,还是大到奥运会,任何运动员都经历过“瓦伦达效应”。即比赛时心里老是想着赢,一定要赢,必须得赢。结果往往成绩一般,事与愿违。
一个典型例子,斯诺克台球比赛,很多能进到世界16强的选手,平日训练能很轻松的打分满分,可是一到正式比赛,很难能打到满分。
说明,即使平日里经过了几千几万次的训练,如果到正式比赛时,心态不好,老想着赢,必须要赢,很大可能会发挥欠佳,甚至输掉比赛。
等等,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考驾照,减肥,学某项技能等等,欲速则不达。
四最后
因此,我们要积极看待挫折与失败,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
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不要一直考虑事情带来的后果,而是更专注于过程,积极地去化解风险,把每一步都做到位,就会带来好的结果。
法拉第说过:“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
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大滨in北京谢谢您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