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本社“SCI/C刊评介”专栏作品,作者:张冰
最近天气炎热,各位要注意防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不收版面费和审稿费的南大CSSCI来源期刊(-)——《孔子研究》。
《孔子研究》创刊于年,编辑部设置于济南,曲阜师大院内,是由中国孔子基金研究会主管、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专门反映孔子、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诸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动态的中文学术期刊,年至今为双月刊。
该刊坚持致力于推动孔子、儒学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工作,总结继承古代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繁荣学术,“古为今用”,为我国文化发展事业服务。注重遵守学术规则,提倡严谨、扎实的学风,赞成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之间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的交流、讨论和争鸣,支持有新突破、新贡献的创造性研究,并以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作为取舍稿件的基本标准。
接下来我们根据年最近的1-2期来分析一下《孔子研究》的情况。
一、刊物载文特色分析
《孔子》为双月刊,每年6期。平均每期篇数一般在17-18篇文章左右(以年发表出的前1-2期为例),年第1至第2期,总共刊登了35篇文章。平均每期正文部分通常在页以里。每篇文章大概8页左右。
该刊属于针对儒学研究的社科类刊物,涵盖了与儒学相关的古籍文献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礼乐、书评等多个儒学研究方向,适合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的广大高校、科研院所学者和教师、博士生进行投稿。从年1-2期的载文专题板块情况来看,该刊物并没有固定的专题版块,应该说,但凡和儒学相关的题目,只要进行投稿,编辑会根据来搞情况,进行组稿编排板块设置。
在投稿之前一定要看一看年发布的征稿简章,只有一页,可以从知网下载看到,在年的1-2期文末部分都有征稿简章,涵盖面特别广泛。
年1-2期出现过的专题版块有:学人访谈(1)、〈〈论语〉〉思想研究(2)、简帛儒家文献研究(2)、经学研究(2)、宋明理学研究(2)、清代儒学研究(3)、学术考辨(1)、儒学史研究(2+4)、日本儒学研究(1)、中西比较研究(1)、会议综述(1)、儒家伦理思想研究(4)、儒家礼乐思想研究(2)、〈〈论语〉〉研究(2)、〈〈圣迹图〉〉研究(2)、现代新儒家研究(1)、儒学在海外(1)、书评(1)等。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研究》专题板块比较分散多样,只要围绕者儒学研究,其设置比较自由。且每个板块的篇幅量最少为1篇,最多为6篇,多数板块为1-2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和儒学文化相关的文章,都在其收稿饭内之内。可以说《孔子研究》为广大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投稿平台。
我们现在来从年已出版的1-2期各个专题板块来进行分析。括号内为1-2期该专题的载文数。
1.《论语》研究(2)、《论语》思想研究(2)
两者实际上可以归纳为1类。1-2期《论语》研究所发文章2篇,为针对《论语》个别语句的逻辑解读,以及《论语》中的祭祀认知问题;《论语》思想研究2篇,具体为《论语》中的“君子”问题,以及《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章疏解。上述两个板块,在1-2期都有出现,所以说,对《论语》有研究的朋友,如果有新的见地,请不要错过机会啊。
2.儒学史研究(2+4)
同《论语》研究类似的是,该板块也是连续2期都出现的。总计收录文章6篇,属于该刊载文量最多的部分。具体内容而言,有魏晋时期的儒学嬗变,王弼哲学派别、明代“伪儒”问题,“不诚无物”看儒家的物观、唐以前圣人观念史研究、邵雍与司马光学术思想比较研究,可以说,儒学史被历代学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