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这一期来八一八很多人心中噩梦般的存在:百慕大三角。
可能很多人早在还不知道百慕大三角到底在哪时,就已经听说过了其恐怖。在不少人心中,无论是飞机还是船只,只要通过百慕大三角便无一幸免。百慕大三角也就因此被冠以“魔*海域”的名号。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飞机和船只还是可以安全通过的。只是因为在百慕大三角曾经发生了一些所谓“超自然现象”,看起来好像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多,所以才不幸蒙受了不白之冤。
正所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根据各种历史事件的记载,至少百慕大三角的“超自然现象”看起来似乎确实是比其他地方多。光是这一点就经常被人大肆炒作,“外星人基地”“黑魔法”的呼声层出不穷,其中还不乏一些人举出“砖家”的“重要语录”来佐证这一观点。
“黑魔法”不必多说。“外星人基地”的可能虽然不是没有,但也不够可信,不够科学。所幸更多人还是理智的,大多对此事感到好奇的人都选择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和研究问题,其中不乏各路科学家。
为了研究这件事,神经猫去搜集了一下各学者的看法,发现人们提出的观点多达15种,各有千秋。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Preface.百慕大三角
百慕大三角地处北美佛罗里达半岛东南部,具体是指由百慕大群岛、美国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西大西洋三角地带,每边长约千米。
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
可能会有看官关心信风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热带气团在向南运动时,会受到向西的科里奥利力,因此会刮起东北风。由于温差较大,热带气团在夏天引起的风一般都很强烈,因此夏秋多飓风也不难理解。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强风的问题呢?因为神经猫想先给大家分享一桩百慕大三角的迷案热热身。
年,美国海*运煤船“独眼巨人”号在百慕大三角海域航行时也没有呼救,神秘消失。这件事情看似离奇,其实如果和气候放在一起看的话,就不很难理解了。
其实,独眼巨人号在设计上是不够合格的,其船身的形状使其比当时其他的船更容易因风浪而晃动,在这使其在海上无法抵御百慕大三角区时常因飓风形成的巨大水墙,因此十分脆弱,也无怪会遭遇海难。
PART1.漩涡说
有些科学家认为,百慕大三角的自然环境容易促进一些巨大漩涡的形成。
百慕大三角海区即为马尾藻海,会积蓄大量热量其边界有墨西哥湾流、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等复杂洋流。由于是在北半球,所以同样在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下,会形成一个逆时针的环流漩涡,对于船舶来说是很大的威胁,海浪达到25米高的话甚至能把船腰斩。
不过总的来说,真正能对现代船只迅速产生很大危害的海浪还是很少见的。而且在各大迷案中,受害船只甚至没有发出求救。如此“雷厉风行”的行动力仅凭海浪是做不到的。
不过幸好这个假说没有就此了结。学者们又认为,当多股洋流往不同方向行进的过程中交汇时,交汇处各层水的密度就会变幻莫测,也被称为“内在波涛”。相比于水平扰动,这种密度的差异会在竖直方向上对船只产生影响,即“内在瀑布”。
翻译成人话就是,在水面之下的水会产生极快的向下水流,裹挟巨型船舰沉入海底。
这个时候,洋流无论是在横向还是在纵向都对船只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较强时已经完全足够让大型舰艇在水中迅速销声匿迹。
但这还没完。国外有一位研究漩涡的大佬认为,漩涡会在水面上形成一个类似凹面镜的形状。初中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凹面镜会聚光(如果屏幕前的您对这部分感兴趣,不妨搜索一下“太阳灶”)。这位大佬进行了一次实验,发现即使是实验室制造的小型漩涡,都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工作,成功地点燃了薄纸片。于是根据一番计算,发现对于百慕大三角区的巨大漩涡,其焦点的中心温度甚至可以达到几万度,于是就可以轻易点燃飞机和舰艇。
除此之外,由于是在海水中(含大量带电的钠和氯离子),高速旋转的巨大漩涡还可能扰乱磁场,使得罗盘和其他磁电仪器失常,使飞机和舰艇失控,同时也有可能能使其无法求救。
年,卫星的激光扫描照片使漩涡的存在有幸得到了证实。虽然其存在时间很短,但其威力完全足以迅速摧毁不幸路过漩涡的船只。这一发现,为漩涡说提供了现实依据,但由于漩涡说的逻辑链很长,所以并不能完全证实这一假说。
漩涡说的逻辑十分科学,也确实成功地解释了一系列现象。虽然证据不足,但神经猫认为它值得一句“干得不错”,也给予了我们一个好的开始。
PART2.海穴说
有些学者认为,在大陆漂移过程中,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地壳上形成了一些空穴。这个时候,如果空穴附近发生地震,那么空穴可能会坍塌,而海水也随之急速下陷,将附近的船只吸入海底。由于这时的海水运动非常剧烈,因此无论是油污还是船只的碎片都会被裹挟着沉到水下,自然也就能做到“不留痕迹”。
但是相比于漩涡说,海穴说不太受欢迎,原因就是这种海水下陷的现象没有被观测到过。即使到20世纪70年代,美苏科学家联合考察了百慕大三角的洋流结构,取得了许多重大新发现,但仍然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过的痕迹。
正可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PART3.水桥说
有些学者提出百慕大三角海区与东太平洋圣大杜岛之间可能有一条海下“水桥”。
听起来挺扯,但确实是基于事实基础的。来自东太平洋圣大杜岛的一位朋友告诉瑞典学者斯文·阿隆森一个奇怪的消息:在圣大杜岛的沿海有时看到一些不明来历的破船残片,但是在当地并没有发生船只事故。于是当地的人们就想到了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百慕大三角。阿隆森于是取了这些船只碎片进行检验,发现确实属于过去在百慕大三角海区已经神秘消失的船舰遗体。
这个就很神奇了,也无疑为水桥说提供了重大证据。于是阿隆森就仔细研究了两地点间的海底地质结构和水文气象状况,最终提出“海底水桥”可能确实存在,并具有极大的磁场强度,并有时会形成一股吸引力,使船只的电磁仪器失灵,使船只沉没。随后,“水桥”再将船只的碎片输送到圣大杜岛。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于是,激动的阿隆森把他这一独特的见解报告给了美国哈里斯堡地质研究所,该所的乔纳森·史密斯教授肯定了这一发现的重大价值和可靠性,认为阿隆森的独特见解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百慕大三角海区之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可信的途径。
为了证明这一假说的真实性,阿隆森当然也做过实验,而且还当着世界各地的地理学家的面做过一次。实验表明,如果“水桥”确实存在的话,确实能产生足以摧毁船只并运输残骸的力量。
但可惜还是差了一点。许多学者对阿隆森的新奇发现和独特见解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甚至认为上述种种假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神话”。他们不认为这种“水桥”在大洋这样大的尺度上还能存在并发挥作用。
而且确实,阿隆森只是基于各项数据猜测了“水桥”的存在。虽然水桥确实足以发挥作用,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它确实存在。后面这一点尚未被证实,所以这一假说也仅仅只停留在了假说的阶段,距离“理论”还任重而道远。
PART4.次声说
一些科学家认为,百慕大“魔*三角区”的“魔*”是一种强烈的次声波,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这是造成飞机和轮船毁灭、乘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地球物理学家B.B.舒列金就发现了由海浪产生的次声波。后来许多科学家还发现:火山爆发、地震、激光、打雷、飞机飞行、风暴等等,也都能产生次声波。在酝酿着暴风雨的地区,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会发出次声波震荡。
这种震荡是在空气流受到浪峰的拍击时产生的,它们在空气中以高达米/秒的速度传播,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更快,达到米/秒。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一种声音,但它们的破坏力却大得令人惊奇。当次声波的振荡频率为6赫左右时,能使人产生疲劳感,随后又从焦躁不安发展为本能的恐惧。当频率为7赫时,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陷入瘫痪状态。强烈的次声波能使人由痛苦到死亡,能使船体破裂、飞机解体。
其实除了遇难的船只和飞机,一些成功渡海的有时也会出现一些诸如钟表不准、罗盘偏转等问题,因此其很有可能也受到了强次声波的影响。这样一来,次声说看起来似乎就十分有道理了。
但有些学者不同意上述看法。他们认为,高强次声波虽然确实能对动物和人体的器官发生影响,但那是在密闭的腔体中进行的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如果在自然界中,由于波未被聚拢会比较分散,所以可能需要更强的次声波才能产生作用。这在自然环境中是很难出现的,所以就反过来否定了这一假说。
PART5.黑洞说
我们知道,黑洞是一团密度极大的物体,也是一个十分恐怖的存在,可以吸收自然界中的所有物体,甚至包括速度极快的光。
于是美国学者韦勒的黑洞说应运而生:在年前有一些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天体曾坠落在百慕大海区并形成了黑洞,可以吸收从附近经过的所有物体。而由于以前人们观测不到黑洞的电磁波辐射(主要还是因为以前的人们认为黑洞向貔貅一样只进不出),所以也就没有发现这些黑洞。
这个理论,各位看官当个笑话听就可以了。毕竟如果真是个黑洞的话,恐怕年后的现在,地球早就已经没了。
PART6.可燃冰说
学过化学或者关心时事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可燃冰”是天然气在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也是一种相当有潜力的清洁能源。
英国地质学家,利兹大学的克雷奈尔教授认为:造成百慕大海域经常出现沉船或坠机事件的元凶是海底可燃冰产生的巨大沼气泡。当海底发生猛烈的地震活动时,被埋在地下的块状可燃冰晶体被翻了出来,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会因外界压力减轻而迅速汽化。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来所具有的浮力。此时经过这里的船只就会很不幸地沉入海底。如果此时正好有飞机经过,当甲烷气体遇到灼热的飞机发动机,时还有可能会爆炸。
美国一个实验室曾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从一个小泳池底部向上吹大量空气,让整个水池都充满气泡,此时即使是专业的游泳运动员也无法让自己浮在水面上。
鉴于科学家还在百慕大海域找到了可燃冰的样品,所以这个说法也十分的靠谱。
PART7.高压油气说
这种说法是加拿大的唐纳德·戴维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百慕大海区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一海区的天然气被大量释放出来,使得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大大减少,从而让飞机的发动机因缺氧而熄灭。而从机尾排气管排出的灼热废气,又可能会引燃这些天然气,从而使飞机燃烧爆炸。
这个假说和可燃冰差不多,也一样是天然气产生的影响,也一样会减少船只和飞机受到的浮力使其沉入大海。
唯一不同的是天然气的来源。这种没有与水化合的天然气必须被掩埋在更深海床当中,所以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更严重的自然灾害(通常是大地震)才能使其被释放。鉴于大地震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所以这个给予百慕大三角海区的危险程度加成可能会显得有些渺小,并不足以被人们察觉并大肆宣扬。
PART8.晴空湍流说
在万里晴空中,有时也会像平静的海面下藏有汹涌的暗流一样,偶尔会出现强烈的扰动气流,使飞机产生剧烈颠簸,航空气象专家称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气流为晴空湍流,被称为飞机的“隐形杀手”。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发生剧烈颠簸,有时它还会发出次声波,将飞机撕得粉碎。有人认为,百慕大地区的飞机失踪之谜,便是因为晴空湍流。
这其实没什么问题,晴空湍流确实存在,也确实会影响飞机和船只。唯一的问题是,晴空湍流并不只发生在百慕大三角地区,所以仅仅这一地区的海难、空难率增加不太可能是晴空湍流在作祟。
PART9.天然激光说
有些科学家提出了天然激光的假说。他们认为,太阳、大气层的上层、空气流、海洋面会自行构成激光发生器的全部元件。太阳是波的发生源,大气层的上层及平静的海洋面是光波的发射器,移动着的空气流是特殊的活性介质。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有时它们会自行形成一股极强烈的天然激光。如果飞机和船舰偶然遇到这股天然激光,就会立即就地气化,化为乌有,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因此,遇难的飞机船只的任何油渍、碎片或乘员尸体也就根本找不到,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这其实就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一,这只是少数科学家的一种假说和猜测,缺乏确凿有力的证据。其二,和天然气假说一样,这个概率很低。
PART10.地磁异常说
有些科学家认为,太阳和月亮在地球上产生的作用有时会使百慕大三角地区的地球磁场产生异常,从而使船舶和飞机迷失航向。一位数学、物理博士发现百慕大三角出事故的时间通常是新月和满月,且太阳和月亮在地球上产生的动力也同时达到了最大值。
但是很可惜,在没有理论支撑的情况下,仅凭数据趋势就得出的物理结论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影响是否足以造成灾难有待商榷。地球上确实有一个地区的磁场不太正常,即“南大西洋异常区”(磁场强度比世界其他地区弱了30%~50%),担百慕大三角并没有被涵盖其中。
PART11.天外来客说
其实说来这个应该是最“热门”的一个假说了,毕竟喜欢炒作的人为了引出爆料,又为了让普通群众能读懂,都喜欢选择这个。至于其真实性吗……不是简简单单一个“有待考证”能概括得了的了,毕竟我们根本就没有发现过任何外星人可能存在的证据。
不过神经猫倒是挺想问问相信这个假说的朋友们,当今的地球,各大环境问题突出且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种种矿产资源先后被科学家宣布即将在数十年到数百年内告急,土地资源随着人口增加不断减少(神经猫不是夸大其词,也不是危言耸听,这三项都是在人类不改变现有的作风的情况下在会面临的问题),请问外星人在地球上修建机场或者攻占地球的意义是什么?又企图获得什么战术优势呢?
PART12.时空飞跃说
这个假说被度娘嗤之以鼻了,但是神经猫认为还是很有必要探讨一下的。
年在百慕大三角上空曾经举行过一次热气球比赛。在大赛中,有一组的2个人飞到了一篇雷雨云后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直到90年代,两个人才在古巴降落并被当地的士兵发现了。但是两人却丝毫不知道已经过了34年,而是认为只经过了短短两分钟。
无独有偶,后来,研究百慕大三角的一批科学家还采访了一对曾经驾驶飞机穿越百慕大三角的父子。二人称在飞行过程中曾经钻过了两篇即将相撞的铁砧形雷雨云中间的空隙,最后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这次飞行,比他们之前已经进行过的几次所用的时间都短了很多。
可能很多人也和百度一样认为这说法很奇妙很扯,但其实这不是没有可能的,而关键点就在雷雨云上。
我们平时看到雷雨时可能不以为然,但其实雷雨云内部的能量是很大的。
比如说,科学家们曾经探测到过一些从地球发出的伽马射线。
这其实已经很神奇了,因为伽马射线意味着极高的能量,比如核爆。但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射线的源头居然就是雷雨云。
爱因斯坦老先生告诉过我们,如果自己的速度非常快的话,就会造成时空扭曲,从而使时间的流逝变慢。
同样地,引力的增加也会以同样的方法使时间变慢。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掉到黑洞里,那么他自己会感觉自己越落越快,最终被拉成一根面条。而在外人看来则是越落越慢,最终以极慢的速度缓缓进入黑洞。
而除了速度和力之外,巨大的能量亦可以做到。一片雷暴可能不具有这种本领,但在百慕大三角地区,有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比其他地方高,那就是雷暴相撞。两片雷暴相撞之后,除了二者的能量相加之外,由于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相碰后合为一体),所以很多动能也会转化并释放。这三项加在一起,就足以产生扭曲时空的力量了。
其实,时间穿越完全是可能的,爱因斯坦老先生早就已经告诉过我们了,唯一的问题只是人类无法付诸实践而已。
PART13.异常重力说
美国宇航员曾经拍过一张百慕大三角的高清照片,发现波多黎各海沟的海床有一处25米深的凹陷。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想象到,在遇到这种凹凸不平的海床面时,洋流一般都会产生反冲(对此不是很能理解的看官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河中石兽”)。
但奇妙的是,波多黎各海沟这里却没有发生反冲。
于是科学家们就猜测这个地方的重力比较强,限制了洋流的速度,从而使其不能反冲。于是进一步地,科学家们又想到这股异常的重力可能会导致船只沉入海底。
PART14.超自然力量说
这一假说其实和“天外来客说”大同小异,也一样完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真实性。
PART15.甲烷爆炸说
自挪威北极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了多个巨大的坑穴,这些坑穴的宽度约米、深度约为46米,是由临近海岸的甲烷累积爆炸形成。他们认为,甲烷爆炸可能对在巴伦支海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有专家指出,巴伦支海底因甲烷爆炸而形成的坑洞,也有助解释百慕大三角船只和飞机失踪之谜。
据科学家介绍,该海域的海底深处存在丰富的天然气储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慢慢泄漏,积年累日之下甲烷堆积在海底形成空洞,这些充满甲烷的空洞最终发生爆炸。研究人员表示,海底爆炸可能给爆炸时正好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造成危险。
这个看起来很像是“海穴说”,而且其问题所在也和海穴说是相同的,那就是这种现象未被观测到过,自然也就无法证明其真实性。
ENDINGS
即使在这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说的情况下,百慕大三角的谜题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每个成形的假说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反对意见。
即使如此,依然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不甘于这个答案,试图用自己的努力推进解开这一谜题的进程。
相信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之下,百慕大三角之谜终会拨云见日,让我们看到其背后的真相。而炒作“外星人”的人士,也终会自乱阵脚。
神经猫相信这一天并不遥远。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