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是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一般钢索悬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没有任何人身安全保护措施,还有来自自然风雨、太阳光等不利因素的干扰,人在上面行走,其险象可见一斑。
但是,瓦伦达每次走钢索,都不会被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所影响,而是排除一切与走钢索有关的杂念,认真地走好每一步,最后的结果自然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令人羡慕的眼光。
而在瓦伦达73岁那年,他为了给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决定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表演走钢丝。他要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为重要的客人表演。瓦伦达知道这一次上场的重要性,全场都是美国知名的人物,这一次成功不仅仅将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会给演技团带来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瓦伦达从前一天开始就一直仔细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想了无数次。但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瓦伦达发挥失常,表演失败,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在事后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瓦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从不考虑表演的结果。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患得患失的心理现象命名为“瓦伦达心态”。社会心理学上,将个体被活动以外的杂念影响而使当前活动不能顺利完成的现象就是典型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效应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于事情过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结果或意义。
庄子也讲过类似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金下注,则大失水准。庄子把这称之为“外重者内拙”。在竞技体育中这种现象很常见,一些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比赛中发挥失常,大多因为存在着瓦伦达心态。
有的同志在处理问题时缩手缩脚,有的同志在迎接挑战时畏首畏尾,有的同志在作出决定时怕前怕后,有的同志在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问其原因往往是:“这项工作太重要,我不能失败。”这些同志重视工作、认真做事的精神值得称道,但如果将结果的好坏、决定的对错、选择的得失看得太重,忽视了工作本身的进程,迟迟不能进入正常的“行动状态”,最后反而会事与愿违。与瓦伦达心态相反的典型表现一般是指挥员“指挥若定”,领导者“从容不迫”,决策人“举重若轻”等等。要避免瓦伦达心态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在工作中不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不纠缠结果的胜负成败,专注于工作本身,精心考虑工作进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很快使自己进入比较理想的心理状态。决定最终结果的因素很多,但良好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瓦伦达心态因瓦伦达的失足殒命被赋予了一种沉重的内涵。成功和胜利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如果将未来的成功和胜利当成包袱捆缚在身上,就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阻碍和羁绊。运动员有心理医生帮助调整心态,我们则要靠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验不断提醒自己,不要把胜负和成败看得太重要,保持自信,保持从容,不懈努力,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以上就是今天读书会夜间读物的全部内容,在节目中的最后白小纯也祝愿各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不骄不躁,不卑不亢。驾驶者命运的的小船砥砺前行,驶向成功。
夜间广播:刘肆骢
后期制作:杨秋怡
广播音乐:BlueSky
图片来源:百度
?欢迎有兴趣的小伙伴加入读书会夜间广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