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听听再次与你相约,我们来聊一聊面对逆境的态度。
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有身处逆境的时候,你怎样对待逆境,怎样和生活的苟且握手言和,你就会怎样度过一生。人生,不服输于逆境,不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势而为,逆势而上;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才会活得绚烂。
《道德经》里讲,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生活中,我们需要用辩证法来看待事情。当人身处困厄之际应该想到希望,要记住逆境不是绝境,即便是绝境,还可以绝境逢生。我们的生活里,或许逆境多于顺境,波折多于平静,但这也是一种人生规律。
黄山的迎客松被人景仰,是因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依然挺拔,在常人看来条件不允许的状况下,他能迎难而上了,他成功了。所以他为世人所景仰了……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希望被景仰,不得者可能会抱怨,更有甚者可能会抱恨终生……而这些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忍受的逆境,而你对逆境的态度决定了你能否成功。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更强。”
一生中我们经历过无数的风雨,有挫折,有失意,当我们面对挫折时,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坚持?是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流?在困境面前,你的眼界和格局不同,那面对的结局也大相径庭。
电影《小时》,讲远足者阿伦·罗斯顿,在犹他州的一次远足中,因为在一个偏僻的峡谷被掉落的山石压住胳膊而无法动弹,孤独的被困在那里,等待救援。可是这个峡谷偏僻,方圆几里估计都没人。
心理学将人的死亡分为四个阶段:拒绝,愤怒,沮丧,接受。我们在阿伦被卡在石缝中的个小时里,看到了所有的一切。从最初的惊恐失措,愤怒而徒劳的试图用蛮力搬起石头,到本着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的愚公精神用小刀刮石头,做个滑轮拉石头。然后幻想着各种可能获救的情形:被公园管理员发现,天降暴雨水漫金山借着浮力将石头抬起。因为有希望,所以阿伦一次次的尝试,直到十八般武艺无一幸免的被上帝驳回,人类的乐观与坚持到此为止,愤怒与拒绝也随之消退。
在逆境中,阿伦甚至开始为自己的离开做准备,用DV机拍下遗言,在石壁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在荒郊野外,他觉得自己是走不出的,可能这自己的最终归宿地!种种压力和拆磨扑面而来,痛苦和绝望一点一点的吞噬着他,他越来越虚弱,越来越绝望!
个小时里,阿伦精神上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同时也审视着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利用手上的各种条件想法脱离险境。终于,他痛下决心,以惊人的勇气,在没有麻醉,没有任何止血措施下,用一把小刀,给自己的胳膊做了截肢手术,并攀下65英尺的谷底,同时忍痛步行8公里后,最后获得营救,成功生还。
这就是阿伦面对逆境的态度,在那个小小的峡谷里,他可以放弃自我,但他没有,相反他用自己超强的毅力,为自己寻找了一条非同寻常的路,最终战胜困难,成功自救。
我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就是逆商,它能反映出你抵御逆境和战胜逆境的能力如何;同时通过逆商,我们能判断出谁会战胜逆境,谁会被压垮;通过逆商,能看出谁会超常发挥、超越潜能,谁会无能为力。逆商是通过我们现有的知识框架、衡量方法、实践工具三种形式,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在面对逆境时,往往高逆商的人会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莫泊桑曾说,生活永远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我们的人生一路走来,不会都是一帆风顺,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
有个叫圣胡安的年轻猎人,他和很多猎人花了几十年时间捕捉蜘蛛猿,一种个头很小行动又很敏捷的动物,所有工具都尝试遍了,依然没能成功。后来圣胡安想到一个新点子。他设计了一种很重且开口很小的容器,然后将蜘蛛猿最喜欢的坚果放在里面,然后躲在一旁等待。
结果他看到蜘蛛猿将它们的小手塞进了容器的小口,够到了坚果,但当它们想把装满坚果的手从容器里拿出来的时候,发现再也无法从容器的小口中缩回来。由于容器很重,蜘蛛猿也没办法带着容器逃走,它们终于发现自己被卡住了。
蜘蛛猿会怎么做?它们会放下坚果让自己重获自由,还是会牢牢抓紧它们的宝贝?圣胡安走近蜘蛛猿,看到这些家伙眼中带着恐惧,但令人吃惊的是,它们还是没有放开手中的坚果。猎人们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它们并锁进了笼子。
我们是不是在坚持一些本该放手的东西?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会将顽固和坚持混为一谈,最终落入陷阱。就像坚果对于蜘蛛猿的意义一样,我们紧握的很多东西会让我们感到很舒服,也很有吸引力,不管是工作、感情还是其他东西。
这很可能是事实,但要毫无疑问,确定手中的“坚果”是否值得抓住不放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因为,也许恰恰是你以为你想要的事物,无论金钱、地位、荣誉,他们或许迷惑了你的双眼,阻止了你追求真正在找寻的东西。
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我们知道这条路是行不通的,那就集中精神到行得通的道路上去。知道走不通还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不是坚持,那是顽固。真正的成就来源于不断向着梦想前进的毅力以及灵活性。
变通是人生的智慧,成事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更需要灵活变通的智谋。我们不是万能的神,总有一些路是行不通的,这不代表你无能,更不代表失败,而是需要换个方法拐弯了。
其实出身普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好的出身,却不愿吃苦的同时,还对这个世界挑三拣四。生活中,那些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必定是在顺风顺水时,高度自律,控制住自己的人生;命运起落时也从不沮丧,依然会熬下去,会比你多走几步。所谓多走几步,也就是对抗逆境的能力。能够拥有抗逆境的人,多半都拥有高情商,不会轻易放松学习。这样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简单。那些真正站得高走得远的人,都是比一般人更能对抗逆境,也是比一般人吃了更多苦的人。
然而有时候,最容易让我们退缩的不是失败的刺痛,而是他人的期望。说到底是我们在生活中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可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就越容易忽视自己的感受,变得自卑和怯弱。怕被嫌弃,怕失败后别人的嘲讽。因为过分的在意,总是试图使自己满足他人的期望,如果自己的期望与他们的期望有冲突,我们就会感到紧张。长此以往,也就越发敏感,渐渐失去了自我。
当我们充满自我怀疑时,生活就会变得艰辛,更不用说雪上加霜的外部环境了。我们必须拥有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念才能与消极的东西战斗。无论什么时候,不要让另一个人说服你放弃你想要成为的样子。否则,你永远也不会认识到你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因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而名声大噪的作家J.K.罗琳在成功之前也想过放弃。在作品发表之前,她只是个离过婚且几乎身无分文的单亲母亲,并且患有忧郁症。罗琳要完成学业、要写作,同时还要抚养孩子,她不得不靠社会救济来支撑这一切。最要命的是,在她遇到她的伯乐之前,有12家出版社拒绝了她的第一本《哈利·波特》。
她并没有气馁,通过努力和坚持,她从一个靠社会救济过活的人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而且这个过程只用了5年。
坚定自己的信念,把拒绝抛在脑后。成功通常隐藏在一道厚厚的“否定之墙”背后,不要让这道墙阻止你。要知道,当你真正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缺少什么,而是因为自我怀疑让他们无法越过障碍。
想想看,有多少机会是因为我们的自我怀疑、对失败的恐惧或顺从别人的拒绝,而从指间悄然溜走了?其实,成功就在于信念。
不管是谁,人生中都一定会有低潮期,会经历痛苦难熬的时光,会感到孤立无援,绝望无助。但是,只要熬过了这些黑暗时刻,你就能获得重生,而且也必须要熬住挺住了,因为你往往没资格放弃。
生活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看到希望。努力不一定让你成功,但不努力你肯定不会成功。希望有时候就在绝望的拐角处,你不放弃希望,它就不会放弃你。千万不要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坎坷就回避、躲藏,逃跑,那是你成功的垫脚石,而不是拦路虎。
你只有想方设法地战胜它,才会让你的人生更开阔,更远大,才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哪怕会遇到一些看上去很难逾越的沟壑。可是如果你一直待在原地,沉湎在挫折里,或许将永远也无法前进。逆境就像一片沼泽,有人选择沉沦,也有人跨过沼泽走向远方。如果你有目标,并且清晰可见,那眼下就算是失败,也只不过是暂时的不顺。人这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如意,我们总得学会去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逆境。咬咬牙,再坚持一会,或许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和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