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胡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何不少殖民地获取了内政权后对宗主国死心
TUhjnbcbe - 2023/9/4 21:18: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自治化是殖民国家后期稳定殖民地而不至于脱离的一个非常常用的办法,像丹麦的格陵兰、法国的南太平洋岛屿和法属圭亚那都是如此,即便是英国在南罗德西亚、南非联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也是这么办的,他们这个方法几乎都成了殖民国家应对殖民地独立要求的灵丹妙药。其实这么看,给予内*的自主权反而是最廉价的,给了他们这个框架,他们交换的其实是经济发展利权,这个利权一旦交换出去,他们就不想要自己发展经济了,这么一做,他们反而比起没授予内*自决权力后更加依赖宗主国了,这个现象在很多殖民地多有发生,这是不可否认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换言之,给了殖民地内部以宪制的议会,为什么会阻碍当地的较强的资产阶级的形成呢?他们为什么会“堕落”呢?

这实在是咄咄怪事,以前用血与火拼命争夺的,现在被拱手送来,反而不甚珍惜了,自觉的成为宗主国的一个“地方议会”和“*区”了,在经济上也基本放弃了形成自己的现代性因素,这到底是是失败还是成功呢?我想这只能算是宗主国的成功,而非当地人的荣耀。先天的不足在不能经历绝对君主制的外部环境中进一步放大,看似是资本主义的温床的*制中,这个阶层的发展却日益萎缩了。在书面规定中,这些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内*和司法等权力,前宗主国只能负责防务和外交,这看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怎么就能深入影响这个地区呢?

我想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市场化的发展越来越难,门槛越来越高,所以本土的宪制体制根本得不到最有力的支撑,因而这个框架只要允许外资进入,那么占有优势的外资就能间接操控当地的*局,这就是最直接的原因。本土的资本发展不起来,而外交权又掌握在宗主国手里,所以宗主国的强势资本就可以进入其中,在里面称大王,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另外多说几句,现在这些年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做的根本不是市场化改革,而是私有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最终目标不是价格由市场决定、自由贸易,这些都不是现代才有的,古代就有,只不过没有法律制度化规定罢了,真正的目标在于创造这个社会的资本再生产能力。

这个能力最重要,也是市场共同体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红利的根本,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逻辑的内核,换言之,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是更换增长模式,提供一种经济增长动力,这是内核,而不是人们如何生活,法律该如何制定,他们仅仅是辅助的,而非中心任务。私有化改革没有切中这个要害,所以大部分改革的结局就是越改越烂,越描越黑,形成了一些寡头和灰产,除此之外整个国家的经济却不断衰退,这个典型例子就是乌克兰。

殖民地更是困难,他们只会变卖资产,而这一招也是过去埃尔多安经常用的,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是破坏市场经济的,市场经济要的是持续、普遍的社会经济红利,各行各业都得到这个市场共同体的好处,这也是罗斯福所谓的“免于匮乏的自由”的真谛。那么殖民地有什么可以参与“私有化”的呢?那就只有矿山和铁路等资产了,这些稍微还有点价值的东西被变卖,财富集中,社会资金的流动性反而会下降,对于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是不利的。

这一招和胡佛当年的昏招差不多,给大公司和商业银行补充救济,对于底层人和小资本见死不救,这股流动性只能往上走,流进金融集权阶层和大银行手里,让资本市场活跃一下,为什么除了美国其他地方这股新自由主义都没起到太多效果?因为美国把这部分掠夺上来的资本通过资本市场注入到新产业之中了,这些新产业对于一般就业和资本积累有好处,但是一般国家都没有什么新产业,上哪里去积累去?所以流动性不增反降。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国家,这个办法一直搞也是要出问题的,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

除了我们平时熟知的在商品市场领域所出现的那种所谓“时间差”式经典的马克思逻辑经济危机外,在资本市场同样有这么一个“时间差”,一旦他们的“供求”关系跟不上了,他们即便想跟进资本买卖的热潮也吃不下去跟不了趟的时候,做热资本市场的大资本也会亏损的,所以他们为了避免这个绝对亏损和热度消退带来的相对亏损,就一定会做空,防止自己受到客观上的马克思经典逻辑危机在资本市场上的爆发,因而资本市场实际上是通过提前引爆的方法避险,而且获利,这个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商品市场本身也会有客观上的时间差危机(因为预期判断和其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导致的有购买能力相对不足),但是他们是局部的,而不容易是全局的,全局性的危机主要是资本市场的提前引爆导致的,资本市场有两个差,一个是时间差,一个是价值差,价值差会经由资本连带殃及一般通货,进而导致价值的流转,这个流转对于工业资本和一般的工人-消费者是致命的。

所以即便是金融帝国主义国家都不敢随便玩的法子,这些落后的地区就敢随便搞,实在是令人汗颜。他们没有什么健全的资本市场,却把自己数量积累型经济里的大资产全都金融化了,要知道没有一个比较健康的商品市场就不会有一个现代意义的资本市场,在没有完成市场化目标的情况下就动辄使用资本市场的办法,结果只能是被掠夺,作为回报,宗主国当局给殖民地提供一点看似丰厚的财*补助,在这些人口都不算多的殖民地撒币,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他们首先融入的不是宗主国的商品市场,而是他们的资本市场,这一点使得他们被更高级的殖民办法套牢了,那就是金融殖民。说实话,内*权就是用这种自我金融化,甘于被宗主国金融资本围猎的代价买来的,他们甚至会比宗主国的纳税人*府更加亲近金融资本,这一点是他们死心塌地跟着宗主国的内在逻辑。

第二,不仅他们的新式人物会选择和宗主国的金融集权阶层交好和依附,就算是殖民地上传统权威们也会这样做。因为我们只要仔细一想就明白了,没有新的资产阶级,那么这些代议制的席位都得归谁?只能归他们的“酋长”、“士绅”和“德高望重者”了,而这些人实际上就是殖民者入侵之前当地的社会精英,换言之,就是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主或者奴隶主,他们是这些精英的Classessence。这些人不仅没有被铲除,而且还得到了参*权,这些人原先可能面对的是一个一元君主国,但是现在能够平起平坐,像波兰第一共和国瑟姆里的贵族那样“共和”执*,这是他们所未曾得到的好处,他们比原先没有被殖民时获得更多的權力,自然都乐于接受这个经济换利权内*权的方案,举双手赞同。

这一点主要是非昂撒迁入“换种”的国家,他们即便从英国殖民体系独立,内部*治的基本关系也大略如此,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和新西兰等都是按照第一种金融换内*的方法渐进独立的,最后独立真正的原因是大英帝国的金融霸权崩溃,因而美国的同类权力进入其中交接,所以英国的四大殖民地都变成了美国的修勾。这里不再展开分析。

直到今天,这几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工业,但是他们小日子过得依旧滋润,原因也是他们占有大量的战略资产,这些资产的金融化换取了老大帝国的少量回报,所以即便仅仅有羊毛矿石和石油等资源的出口,他们依旧能过得不错,当然南非是另一种情形,南非主要是*金和钻石,这些资源不能像石油、天然气、羊毛、铁矿石、小麦和乳制品那样成为非常普遍的通货,所以南非即便在年代放弃核武自废武功给美国卖*,也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是变穷了,这里曼德拉发挥的作用就是第一条里的那个买卖人的角色。实际上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最后都得面对这么一个结果,因为对美国而言,一个工业不错还有核武器的南部非洲国家是不可容忍的。

经济不强,而国防和外交权还都在人家手里,等于既没有钱,又没有枪,所以闹葛明也不成,即便闹了,殖民地的精英们也都被收买了,他们不动员不号召民众抗战,又有谁会大规模的动员民众支持呢?所以闹葛明是这里几乎最不切实际的方法,因为他们从社会网络这一点上就消灭了葛明力量存在的可能性,更何况宗主国如果真的来镇压,他们有足够的后勤补给能力,就算跟你耗五十年也耗得起,最后被耗死的反而是殖民地的人,波多黎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和菲律宾一样,西班牙人撤走之后,他们也建立了共和国,但是被美国人灭掉,之后他们还有反抗,但是最后还是耗不过更有耐心的美国人,最终偃旗息鼓了,时至今日,波多黎各人几乎完全放弃了这一念头,老老实实的在美国内混了,甚至希望在联邦国会多混几个席位,多讨点补助了。被完全杜绝了反抗能力,而且当地精英都很满意,这样他们怎么会发生由精英带领的葛明呢?所以他们不仅没有更加热衷反抗,反而是服服帖帖死心塌地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何不少殖民地获取了内政权后对宗主国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