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胡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台湾学者关于ldquo曾国藩实学r [复制链接]

1#

曾国藩的实学初探

徐亚萍(铭传大学副教授)

摘要

曾国藩起于湖南偏乡百姓之家,以文人出身而治*有成的儒将,定内乱、御外侮,在掌握改变历史动向契机的关键,是擎起大清半壁江山的中兴名臣,在皇朝的后期,缔造了傲人的事功。无论*治、社会、经济、教育、*事等,皆卓有建树,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他有中国近代大实学家的美誉,史家综评其一生事功系于学问,实是确当不刊。有关实学,后人常解为“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之学”。就曾国藩的实学而言,或仅得其肤表。为能较全面的理解,并把握他的学问积累与事功建立的关联,从而厘清曾国藩实学的究竟,本文拟以正本清源的方式,就其实学的渊源、意涵及其成效分别析论之。

一、前言

曾国藩的人生前三十年与一般士大夫并无异致,为了科举、应试求官而读书,其所读虽是程朱理学、四书五经,但他却能从科举中超脱出来,从这些被时人攻击讥贬的空疏心学、无用理学的书本里,读出真才“实学”,并加以运用发挥,成就了个人宏伟的事功。故《清史稿》评价曾国落事功时特指出:“国藩事功,本于学问”,是其来有自的。

原来曾氏乃一介书生,三十八岁之年以礼部侍郎之名出仕,受命于大清危难之际,奉旨办团练、建湘*,从此由文人跻身将帅之列,开始半生戎马生涯。唯当年只是朝廷任命的数十位团练大臣之一的曾国藩,徒有侍郎名号,手中既无职又无权,缺兵员粮饷、乏武器弹药,一切都得靠自己筹募,历经十年艰辛磨练,终剿灭太平*内乱。就小我而言,是奠定个人能臣勇将的基业:就大我而言,却是牵系百姓安危、国家存亡的关键。凡此,都是靠他自己动心忍性、积累实学,卓绝力行而成。

由此而言,曾国满的实学,是其一生事功的基源,而其人生勋业的关键,则是组建湘*、成功的治*,方得以平定太平*内乱。为此,本文拟以观澜索源的方式,逆探曾国藩一生实学由来的大要,及其在治*方面发用实践的成效。

二、曾国藩实学的肇建

中国实学是有其渊源及傅统的。它所涵盖的年代历来也有广义、狭义两种说法:就广义而言,是从北宋直到清末;狭义则是指明末清初的这段期间,所着重的是实事求是及经世致用的崇实学术传统。而所调的实学精神,就是要具备实事求是、重视实用的特质。根据学者的研究指出,中国实学鼎盛期的明末清初,乃至中期以后,却发展不出近代科学来,其关键即在于中国实学家们对“理”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多倾向将理当成客观的真理去求,一旦自以为求到了,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这样的客观之理,在与时俱进下,主观上又抱残守缺、不符实际的结果,自然难逃落伍与淘汰,这也是19世纪以前中国科学落后的因素之一。然而,有晚清重臣、开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关键之称的曾国藩,其独到的实学,是在一般实学家之上的。

史书既对曾氏事功所做的评价,是认定其事功的缔造与其学问密切相关,此外,曾国藩的生平纪实及日记,也在在显示他终身喜欢阅读,不仅是个人乐于读书,体认到读书的助益,更深获读书的成效,故而把读书风气也带入*队,并在他个己读书不辍的以身作则下,所组建的湘*更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因此,曾国藩的实学必与其学问密不可分。本节即分别自曾国藩实学的由来、意涵、效用三方面逐一论说之。

(一)曾氏实学的由来

1.耕读家教的濡染

曾国藩是出身寒素的农家子弟,其父祖辈始终告诫以种田为本,严守读书重要,秉持耕读傅家的信念,也背负父祖寄子的厚望,要完成“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梦。因此,自幼随父读书,由四书五经人手,奠定登科入仕的基础,继而人湖湘私塾、书院就读。以中等资质,随乡里塾师教读,既没靠山又无背景。十四岁起参加秀才考试,二十三岁才中秀才,二十四岁中举人,在两次进土科考失败后,直到第三次才考上第三等的第四十二名。也因此曾被同乡、侍才傲物的左宗棠,讥讽为“于兵事始鲜悟处”、“乡曲气太重”、“才亦太缺”。唯曾国藩难得之处是有清醒的自知,能不自欺亦不欺人,也就是不高估自己的智力,更不低估他

人的智力,这是来自他独到的识见;另方面,虽是科举出身,却不专一于科举,更不拘限于重度功利,则是他拥有别于时人超脱的观念。此种独到的识见及超脱的观念之养成,皆获益于“读书”。

有关读书,孔子也曾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己”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读书,而“为人”就是为了装点门面或功利目的而读书。至于曾国藩则始终坚持,读书是个人修身立志及储才养望的关键途径。他曾说:“成大事者,必先读书。”为了己立、己达,曾国藩一生乐于读书,也读书不辍。晚年,他还对自己一辈子读书的心得做了总结:

平生读书,百无一成,而于古人为学之津途,实已窥见其大。

根据前人研究,此处的“窥见其大”,是指先立定规模、博览群书,之后再求精求熟、约取精髓之意。除了有个己读书心得之外,曾国藩还把重点放在读史上,他不仅肯定《通典》,对《资治通鉴》更是推崇的评述道:

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如因三家分晋而论名分,因曾魏移祚而论风俗,因蜀汉而论正闰,因樊英而论名实,皆能切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敘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食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

此段引文的重点在于:首言史书是经世之书,其中《资治通鉴》最为突出,而优越之处是论说史事客观妥当,心胸开拓。如论名分、风俗、正闰、名实等无不切物理、符圣权。其次叙兵战之事,能条分缕析胜负得失所由。再次则详解名臣巨卿家道兴衰原委,能赋予士人借鉴历史知所警戒的作用,实堪称次于六经的宝典。这不仅是曾国落对《资治通鉴》的评论,同时也是他的读史心得,即善于借鉴历史、更新观念。

他从读书尤其是读史,所获得的益处,不仅培养了他具有穿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迷雾的能力,也造就了他能从微几之处洞察历史走向的敏锐。至于之所以能有此获益的原委,即在于曾氏自谓“窥见其大”是其一生的读书心得,若再对照他好读史,则吾人或可推知,他从精熟历代变迁的史事现象之中,能深识盛衷消长变化的道理,而取用于现实人生,此即是最关键之处:换言之,从博览约取中,造就了觉察历史动向的敏锐感知,并培养出能从中取择抽象之理,进而用于现实之境的能力,于是,在觉察世事的敏锐感知,复加取用现实的实践能力,两者之间的有机运作下,让他拥有了“真学问”,也终于成就了他人生种种事功。

2、儒家传统的承继

前曾言及曾氏年少时参加科考历经不少挫折,但自中进士入仕途后,却在短短十年间,由从七品翰林院检讨高升二品侍郎。其中重要原因有二:第一是考试成绩最优;其次则因个性脚踏实地,修身务本,有恒努力。即便他早已意识到急功近利的官场现实,但仍勉己静心修练。如在其致六弟的家书中说:

六弟自怨数奇,余亦深以为然。然屈于小试辄发牢骚,吾窃笑其志之小而所之不大也。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

在这番慰劝己弟又兼自励的书信中,表达了虽认同弟弟际遇不佳而不免自怨的处境,但对稍受小挫便动辄发牢骚,则深不以为然,并认为这是志气狭隘的表征,未来也难有大的开展。所谓君子的立志,是要有民胞物与的心量、有内圣外王的勋业才不辱父母所生、不愧为天地间之完人。此种所立始为人生大志:而一个立大志的人,其所忧也只以是否不如舜及周公为忧,以是否修德进学为忧。

事实上,曾国藩和历史上的名人志士一样,立有大志,也曾多次表达自己的大志。其中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书信中就直接说:“吾有志学为圣贤。”而他的一生即是以圣贤为标竿,立于天地,成就圣贤的大志,世就是澄清天下之志。

他所谓的圣贤,是涵盖着儒家传统。儒家创始者孔子曾说明圣人的义涵:“所调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前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则圣人也。”这是凸显“德”是成圣的首要条件,此外孔子世提出圣人具备的重要特色是:“夫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以施之于百姓,非独适身之行也。”也就是说能“移风易俗”是圣人的作为与责任。

不仅是孔子,曾国藩也承继孟子“圣人与我同类”的思想,认为“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所以,他傅承原始儒家傅统,终其一生奉行修已立德,以移风易俗为职志。他自道:“风俗移人,凡人才皆随风气而转移,虽贤者不能自拔于风俗之外。”至于曾国藩一辈子信守的德,就是孔子所讲的“忠、信、笃、敬”四个宇。在他写给门生李鸿章的信中是这样解?的:

笃者,厚也。敬者,慎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此处的笃,就是厚道;敬就是谦谨;信就是忠信,不说假话;忠就是忠诚。若用现代的意义来解释德的四大内涵,就含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忠孝至上的人伦价值;仁爱信恕的人本主义;规模宏远的人生理想;淡泊勤俭的立身准则。他更以三十三年从不间断写日记的方式,载录自我实践志业的心路历程。因此他最受人推崇的关键即在于他的立德,吾人亦可说曾国落的“德”,代表了儒家傅统的正面价值。

历代传承的儒家学风本来就讲求经世致用,濡染之下的知识分子都关心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