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煤层气?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在煤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赋存在煤层中,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游离于煤孔隙之中,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
二、煤层气是如何形成的?
植物体埋藏后,经过微生物的一系列作用转化为泥炭(泥炭化作用阶段),泥炭又经历各种地质作用,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转化(煤化作用阶段)。在煤化作用过程中,都有气体生成。根据气体生成的机理不同,煤层气的成因分为生物成因和热成因。
△煤炭的形成
1.生物成因
当温度低于50℃时,有机质在微生物一系列复杂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在煤层中生成以甲烷为主并含少量其他成分的气体。
2.热成因
随着煤变质程度不断加深,煤化作用增强,高温下,机酸的脱羟基作用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三、煤层气赋存方式
生成的煤层气以三种状态赋存于煤层中,即:游离于煤的天然孔隙(割理)中,少量溶解于煤层的地层水中,大量吸附在煤的内表面。△煤的内表面积每克可高达-平方米如何开发煤层气
大量的煤层气吸附在煤上,而煤层中的天然裂隙通常被水饱和,所以注定煤层气的开采方式与普通天然气、页岩气的开采都不同。一、煤层气产出过程
1.排水解吸
要想开采煤层气,首先要让它从煤层中解吸出来。只有通过排水作用降低压力,使得煤层压力小于解吸压力,气体才能从基质表面解吸出来。△煤层气流动过程示意图
2.扩散
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气体通过扩散从基质进入微裂隙系统。3.渗流
渗流流向井筒产出。△煤层气流向井筒
二、煤层气开采方式
井下抽采和地面钻采是煤层气开采的两种方式。
1.井下抽采
井下抽采就是借助煤炭开采工作巷道,井下钻孔,在地面建立瓦斯泵站进行抽采的方式。2.地面钻采
地面钻采就是从地面开始钻井,使用螺杆泵、磕头机等设备进行排水采气的方式。具体布井方案有地面垂直井、地面采动区井、丛式井、水平井、羽状水平井和U型井等。(1)地面垂直井
适用于地形平坦,厚度较大、构造简单,含气量与渗透率高的煤层,但单井产气气量低,采收率较低。(2)地面采动区井
地面采动区井是在采煤之前由地面打垂直井进入主采煤层顶板,用来抽放采动影响范围内的不可采煤层及其中的煤层气。工艺技术简单,无需压裂等增产措施,产气量较高,但受煤炭采掘部署影响显著,适应范围小。(3)羽状水平井
适用于低渗透煤储层开发,但开发成本较高。(4)U型井
又称对接井,可以最大限度沟通割理,实现水平井排水和直井采气同时进行。适用于中高煤阶、割理较发育、含水较高、具有一定倾角的厚煤层。(5)丛式井
源自油气田开发,产量与地面垂直井差不多,目前应用较少。总而言之,地面钻采煤层气具有单井控制面积大,产能高,采收率高,地形适应性强,管理与集输成本低等优点。缺点是工艺复杂,钻井费用高,对地质条件要求高。适用于煤层稳定、原生结构发育的地区。
三、增产措施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煤层气产能,获得工业气流,在煤层气开采作业中会采取一些改善煤层气天然裂隙系统、疏通煤层裂隙与井筒联系等增产措施。1.压裂直井、水平井水力压裂是煤层气增产的首选方法。压裂就是利用高压泵将混合着支撑剂的液体加压注入井底,支撑剂填充裂缝,不让裂缝自然闭合,源源不断地产出甲烷气体。2.注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煤的吸附能力是甲烷的4倍,注入后可将甲烷置换出来。3.微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与活性菌的结合提高对煤的降解能力,具体步骤为:(1)采集目标煤层气田资料,培养微生物菌群;(2)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3)微生物降解增产煤层气。超临界二氧化碳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增加煤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促进煤的生物降解,提高甲烷的生成量,且成本低,可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煤层气资源分布及开采情况
人们最早认识煤层气是源于煤矿瓦斯事故的频繁出现,直到后来才发现,该资源储量惊为天人,全球煤层气储量达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储量的一半。
随后各国开始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目前全球煤层气产业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开发前期准备及小规模勘探试验,如波兰、智利、巴西等;2.快速发展,部分区块已初具商业开发条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3.规模化开发,实现成熟商业化运作,目前仅美国能做到。各国之所以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原因归纳起来可谓八个字:变废为宝,转危为安。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煤矿厂的撒旦
开采煤矿时,吸附在基质上和游离在孔隙中的煤层气将释放出来,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在5%-16%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骇人听闻的瓦斯爆炸△-年中国煤矿较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情况表
如果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将降低70-80%,进而降低发生瓦斯爆炸的几率。
二、环境的潘多拉
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甲烷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远远超出想象,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煤矿巷道图
许多煤矿在开采时,将释放出来的煤层气直接通过巷道排出,白白浪费资源。每年排放的煤层气约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万吨,相当于三峡水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20多万辆汽车一年的尾气排放。三、国家能源安全的定心丸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越来越大。据推测,年国内天然气的产量大约能够达到1亿立方米,届时的缺口将会达到-0亿立方米/年。巨大储量的煤层气将会承担起填补气源缺口的担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国煤层气开采的具体情况:
俄罗斯
世界第一储量大国是俄罗斯,保守估计84万亿立方米,占到俄罗斯天然气总资源的三分之一。虽然是煤层气第一大国,但俄罗斯对煤层气的开采却一直不重视。直到年,在美国加快开采页岩气后,俄罗斯也不甘示弱,展开了大规模煤层气的开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于年2月17日宣布将扩产煤层气,计划在每年从Kuzbass盆地生产4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加拿大
加拿大的煤层气资源主要集中阿尔伯塔省,达到15.57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78.6%,少量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东部的新斯科舍省。在加拿大,煤层气开发是没有特别补贴的,开采主体为油气公司,管理与天然气相同,油气管道非常发达,煤层气通过管道与天然气混输利用。△加拿大煤层气年产量图
美国(老美不光页岩气搞得响,煤层气也是一顶一的厉害!)
美国煤层气地面开发年就已获得工业气流,至年,黑勇士、圣胡安、粉河、中阿巴拉契亚、尤因塔、拉顿等10个主要盆地均已进行商业化生产。美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盆地、不同地区,形成了与地质特征相适应的开发技术,例如黑勇士、拉顿盆地等,煤层常压或欠压、低渗透,采用套管完井、压裂工艺技术;粉河盆地,煤层厚、高渗透,采用钻井-洗井技术;山地地形区采用羽状水平井等等。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继美国之后煤层气勘探发展较快的国家,煤层气开发主要分布于5个盆地:鲍温、加利利、苏拉特、悉尼、佩斯盆地,9年生产井达5口,探明可采储量亿立方米。
来源:石油课堂更多煤层气资讯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