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1日,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
“鹦鹉螺”号核潜艇总重吨,全部建造花费万美元;潜艇全长97.5米,最大宽度8.4米,吃水6.7米,水上排水量吨,水下排水量吨,最大下潜深度米,水下最高航速20节,配备6具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8枚鱼雷。潜艇按设计能力可连续在水下航行50天,全程3万公里而不用添加任何燃料;潜艇外形为流线型,整个核动力装置占艇身的一半左右。
“鹦鹉螺”号在服役之后并没有立刻出海值勤,反而仍停靠在码头旁继续进行建造与测试工作。直到年1月17日11时,它才正式启程出海。5月10日,它开始往南行驶进行暖车,以完全潜航的方式自新伦敦航行到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其中有2,公里(英里)的航程是在不到90小时的时间中完成,打破那时潜艇最长潜航距离与最快持续潜航速度(至少持续1小时以上)的世界记录。
在年到年间,“鹦鹉螺”号持续地被用在增加潜航速度与耐久的研究调查方面。其性能上的重大突破,使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累积起来、原本非常有效的的反潜作战程序变得过时无用。
年4月25日,“鹦鹉螺”号再度启程前往美国西岸。中途在加州的圣地牙哥、旧金山与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停靠之后,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极地航行挑战。7月23日“鹦鹉螺”号出海北航,于8月1日时潜入巴罗海谷。在8月3日23时15分抵达地理北极,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航抵北极点的船只。自北极点开始它又继续在冰下航行了96小时、2,公里(英里),在格陵兰东北外海浮上海面,成功地完成以潜航方式穿越北极的任务。
年3月3日,“鹦鹉螺”号除役并从美国的海*船只名册上注销。年5月20日,“鹦鹉螺”号被美国内*部指定为该国的国家历史性古迹。4年9月30日,举行了“鹦鹉螺”号成*50周年纪念会,在纪念会中该舰的初代舰长威金森中校进行了演讲,而该舰也获美洲核能协会指定为国家核能古迹。
相关链接:
核潜艇完成首次横越大西洋潜航
责任编辑:李浩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kjcxlcbnews.cn如果您喜欢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内容请扫描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