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胡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还在涨人口大数据出炉,手里的老破小大 [复制链接]

1#
卡力孜然酊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222/5229029.html
七普的人口数据终于在今天上午10点准时发布了。国家统计局总共发布了8个报告,涉及全国总人口、分地区人口、城镇化率、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构成、受教育情况等多个指标。不过总的来说,公布的数据颗粒度比较粗,宏观数据为主,各地市的明细数据,还有更细分的各种结构性数据,可能要在更久以后才会公开一些。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根据已经公开的宏观数据,大致了解下对房地产市场的意义。至于谈人口问题,那是有关部门领导考虑的事情,咱就不操心了,操心也没用。城镇化率持续快速走高我们会发现,-这十年,真的是突飞猛进的十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在这期间,第一次绝对性地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化加速非常明显。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14亿人口,如今生活在城市/城镇的大约是9亿多,生活在农村的大约是5亿多,城镇化率63.89%。不过,63.89%的城镇化率只实是一个名义城镇化率,也就是按照实际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计算,如果按照户籍人口来算,那么年这个值就只有45.4%。差额的18.49%发生在哪里呢?要知道,我国至今仍是个“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农村人口来到城市打工并不意味着就拿了城市户籍,甚至农村人并不愿意搞一个城市户口。这一点,搁我们江浙一带的人大多好理解。农村一拆迁,那银票简直大大地!再说,只要交了社保、办了居住证,城市的所有市民服务都能向你敞开,再去搞一个城市户口干嘛呢?如果不是要打新买楼的话。其实,一些非江浙的内陆省份的打工者也并不情愿弄一个城市户口。这从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数据上表现得就非常明显: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的群体增速极快。就东楼接触过的来说,很多来杭州的外地打工者,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咱真能一辈子都活在城里?普通人,35-40岁就到了收入巅峰期,随着年岁的继续增长,收入其实是不断减少的。一旦哪一天做不动了,回到农村好歹还有块地,总归饿不死,可拿了城市户口之后,地就没有了。城市,对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来说,就是一个赚钱的场子,哪个城市有钱赚就去哪个城市,没钱赚了就换个地儿,定居的意愿并没有很多人想得强。有的房地产专家认为,目前63.89%的名义城市化率和45.4%的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之间还有很大距离,大把的农民工还没有市民化,甚至觉得跟发达国家70-80%的城市化率比,我们城市化的空间还很巨大。东楼以为,这些观点或者还是乐观了些。毕竟,不少专家只是躲在办公室和写字楼里闭门造车,并没有真的下沉,去了解外来打工人究竟想不想做城里人的真实意愿。房地产开发还有巨大需求当然,东楼上面这么讲,并不是说房地产市场和规模就没有空间,就要萎缩了,没有任何这个意思。恰恰相反,我们还有大把的楼需要盖,房地产还有极大的开发空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的人口正在不断迁移、流动,这带来了极大的地域性住房需求的增长。“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31个省份中,有25个省份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分别增加人、人、人、人、人。”尽管全国的人口增速在一个低位,但是结构性的人口迁移是不断在进行的。简单总结的话,其实就一句话:中部、东北的大量人口正在往两个三角洲——长三角、珠三角——大规模涌入。这些不断流入两个三角洲的人们,要居住、要生活、要养儿育女,就意味着我们仍要大量地盖楼。这三十年我们的楼,可能总量上或者是够了,但人口大规模流入的城市和省份的住房供应一定还是短缺的,不然楼价也不至于连续5、6年地轮番上涨了。所以大家不要污名化房地产行业,如果接下来没有大规模地开发盖楼,两个三角洲和一些重要城市的房价和房租,上涨的空间就还是很大。??扫码回复“进群”,跟大家一起聊聊房子大户型需求将减少,小户型和独居户需求将持续增加这次七普数据中,还有一个值得说道的数据,那就是户均家庭人口只有2.62人了。“全国共有家庭户户,集体户户,家庭户人口为人,集体户人口为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十年时光,户均人口从3.10人变成了2.62人。背后意味着居住习惯或者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个大家很关心的数据,本来在公报中没有公开,最终竟然也明说了,就是:出生率。“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数据显示,年出生人口约为万人,规模仍然不小。此外,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生育水平。”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其实说得很多了。但出生率1.3是个什么水平呢?差不多就是全球倒数前十了。前面是韩国0.9、波多黎各1.0、香港1.1、马尔它1.1、新加坡1.1、澳门1.2、乌克兰1.2、西班牙1.2,甚至比日本的1.4都低了。我们知道,出生率得达到2.1才能实现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现在只有1.3。东楼感觉,年出生万没准已经是个再也回不去的高点了,就目前大家的生育意愿来说,接下来出生人口跌破万,生育率到1以下,基本上也就是个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如果我们家庭规模不断小型化、单子化,同时生育水平继续下滑,那么对房地产的开发和不同面积段产品的房价,很可能将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分地区来看的话,越是经济发达的区域,生育意愿越低。生娃这个事情,说到底还是钱的事情,没钱的话,肯定不会生,就是生了养不动。东楼可以举个例子,大家大致感受下知道了。比如说一对新来到杭州的夫妻,假设他们家庭净月入3万,这个情况在杭州应该已经算中上水平了。那么请问,如果他们刚买了房,他们最多可能生养几个孩子?我们按照万的一套89方算,双方家庭出了首付万,然后小夫妻贷款万,等额本息30年,每个月月供算1.2万好了。两个大人每个月吃喝拉撒、玩玩闹闹用掉8千,那就还剩1万。如果这户家庭还想有些积蓄以备不时之需的话,基本上养1个孩子也就是顶天了。因此,即便我们不考虑新一代女孩子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包括独立意识、身体保养意愿等),钱这一关就过不去。即便是放开3胎、4胎估计也没用,大家想想,在杭州体面地养得起3个娃,那得是多有钱的人家啊……所以这必然带来的,就是一二线城市,大户型的需求会不断减少,小户型和独居户住宅的需求大增,特别是均价仍不断看涨的情况下。老龄化将进一步压低老小区的市场需求我们最后再来看老龄化。“全国人口中,0—14岁[3]人口为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人,占13.50%。与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说实在的,这个人口年龄结构的数据真不够细,“15-59岁”的人口数据应该10年一档,进一步拆开来看,或者更有价值。东楼或者可以给大家看下面这个图,会更清晰点。我们会发现,70多年前我们的人口结构大体是一个金字塔状的,如今正在越发变得橄榄状,并且这个橄榄的下部越来越收敛:▲王广州:《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老龄化发展趋势》更多的细节数据其实已经不重要了。总之,没有人可以死后还把房子揣着走,年龄越大越散财,这几乎是个历史必然。因此,再过5-10年,拆不动的老城区将进一步变得暮气沉沉、空心化。同时,随着老人的不断去世,老小区的抛盘将不断扩大。陈旧的老楼、阴郁的空气、疏于管理的小区环境,还有一到冬天就三天两头吹吹打打的居住体验……这种小区,哪个年轻人还愿意买来住?房地产毕竟是一个解决人们居住需求的行业,人口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几乎是影响楼市的最重要因素,东楼也只是粗略地勾画了几点,如果接下来有更细分的杭州城市七普人口数据,或者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深谈。??扫码回复“进群”,跟大家一起聊聊房子

《年杭州十区楼盘分布图暖春版》上线啦

线下领取TIPS??

城南??华景川樾滨府:萧山区河上镇胜达路与河上大道交汇处

城东??中旅时光里:临平区三卫路与胜启街交叉口

城东??中旅归锦府:上城区同德路和明石南路交叉口东北角

城东??德信银城观湖之宸:临平区杭海路号

城东??佳兆业印月:城市广场负一楼东站万象汇一楼

下沙??祥生江山云樾府:钱塘区水云街与云涛北路交汇处西北角

临安??大华春山椿树:临安科技大道号

临安??世茂国风大境:临安区科技大道(同人山庄)

安吉??金成安吉慢谷:安吉县梅园路与草园路交叉口草园路东南米

※前往以上任一售楼处现场,免费领取地图

请滑动查看哟

-END-

???????撰文:东楼??视觉:周周???????主编:小青???????总编:钟斌??懂居|杭州楼市动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