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點擊上方「罐子藝術網」關注我們?
KOTARONUKAGA於5月22日在東京六本木Piramide大廈開設的全新空間推出松山智一睽違三年的日本個展,延續年在東京JR新宿站東口前完成大型公共藝術,並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辦大型展覽,成為了國內外藝術圈的焦點。
此次展覽呈現約15件新作,松山智一表示:「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必須生存下去,我們一直致力於關於人類根本的生存問題出發的製作」這次展覽無疑是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創作以及生活意義的展覽。
展覽定名為,松山將BujuBantan於年發行的原創歌曲「BoomByeBye」和「Pain」這兩首歌結合在一起。與黑人音樂特有的俚語裡代表槍聲的「Boom」與隨後產生聯想的「ByeBye」相乘,其中包含了非裔美國人向同性戀者發出的歧視性信息,這首歌發表時隨即引發了極大爭議。身為巨大城市中生活的少數群體,為了自我肯定而去否定另一少數群體的現象實際存在於美國社會中,而松山即是背負著這種種族歧視長年在藝術圈裡發展,這種痛苦「pain」的體驗雖然負面,但卻也令他感受到活著的真實感。
〈SpiraclesNoSurprises〉是本次代表作,畫中騎士拿著旗子,另一人則指示著前行的方向,是松山具有代表性的騎馬肖像系列。將歷史上作為強者或統治者象徵的騎馬肖像,以鮮豔的色彩,融匯古今中外的裝飾圖騰以及抽象表現手法。松山將跨越時代反覆描繪的該主題中蘊含的權威性解體,賦予新的意義。圍繞著兩名騎士的背景,利用非現實且帶有漂浮感的表現手法,描繪出於資訊龐大的現代社會中,人類經常會有著「我們是誰?我們要去哪裡?」的疑問。身處於紐約這個各種文化交會的城市,松山無時無刻面對著自己的身分認知問題。正因為是作為少數群體的視角,才能把「我們」這個主題實地從社會裡提煉出來。這是松山從自身經驗出發詮釋真實的多文化主義,並用強有力的視覺形象轉化成的作品。
松山智一〈SpiraclesNoSurprises〉.4×.8cm
“
在紐約辦展時,我自己也是經歷過這種少數群體之間的競爭,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其中包括了遭到襲擊,被槍口指著的痛楚,而正是這種激烈的體驗給我的創作帶來了不可或缺的真實感。雖然過去像是只有產生疼痛,但現在已然成為了我的資產,甚至可以說是我在紐約作為藝術家生活的堅定方針和原動力。
見證過人們因生長環境不同,因而有所差異下的“疼痛”,才是人類之所以活過的證明。正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我才能夠在面對人類根源的同時去努力創作。並思考著我的存在是什麼?我是誰?我們是誰?
在藝術中,「生與死」的概念是一個無論哪個時代都持續被描述的主題,確認存在的意義直接關係到這個根本命題,即使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也是如此。而我一直在探索自己生存的意義(也就是持續創作)。本次展覽標題所代表的含義可能聽起來很矛盾,但對於我來說,這個展覽包含了積極的追問,我認為這將是我們尋找存在意義的契機之一。
──松山智一
”
松山智一個展現場PhotobyOsamuSakamoto,CourtesyofKOTARONUKAGA
Interviewwith
額賀古太郎KotaroNukaga
KotaroNukaga負責人額賀古太郎
本次《亞洲藝術新聞》透過此次展覽開幕,特別專訪了額賀古太郎(KotaroNukaga)。承接畫廊事務後,以重新挖掘以及評估日本戰後藝術──如具體派以及戰後日本女性藝術家,透過不斷重新定義歷史上被忽視卻又舉足輕重的藝術家,為現今的畫廊品牌打下厚實基礎。於年在廣尾創立的NukagaGallery,最早專門經營19世紀藝術,隨後一步步將畫廊經營項目擴展至印象派和20世紀現代藝術,並經手重要歐洲和日本藝術品至私人收藏和美術館中;年,額賀古太郎於天王洲成立專營當代藝術家的同名空間KotaroNukaga,並於五月下旬在六本木推出另個分點,進駐匯聚知名畫廊和美術館的Piramide大樓。
額賀古太郎自年輕時即受過完整的藝術史訓練,在早稻田大學攻讀本科的藝術史,隨後赴英國倫敦留學。在開始接手畫廊事務前,更專注藝術史的研究理論:「雖然古典藝術被認定是傳統、不符合時代的事物,但我認為這是一切藝術的基礎。我希望自己的畫廊能奠基在美術史的脈絡,同時連結當代社會的議題。」
「當代藝術指的就是『當下』,透過藝術家的作品表達方式,讓現今大眾反思各種涉及自身的社會議題如種族、環境甚至哲學等,反思我們都認為理所當然、習以為常的事情,甚至有些藝術家專注於科學與研究。」他表示,當代藝術涉及範圍如今越來越廣泛,而畫廊旗下經營的松山智一、平子雄一,往往是能對現代社會的觀察和提問的藝術家。「例如旅居美國的松山智一,對於蔓延全美的種族運動,體會特別深,並反映在自身作品中,因此畫廊希望繼續挖掘具有對社會現象、時事議題特別有共鳴的藝術家。」
目前於東京、大阪、倫敦均設有分點的NukagaGallery,對於空間有不同的定位。「原本銀座的創始畫廊NukagaGallery專注經營現代及戰後藝術,年我們在天王洲成了立新的當代畫廊KotaroNukaga,經營年輕、活躍的藝術家。」「位於天王洲的畫廊展場空間遼闊,但地段不在熱鬧市區中心,考量到我們的藝術家受到很多年輕族群喜愛,我們也希望在商圈中能帶給大眾藝術的體驗,因此才決定開設新空間。」新空間已於六本木中心的Piramide大樓隆重開幕,匯聚拍賣公司、當代藝術畫廊。「有了新空間之後,對於我們策劃展覽能更彈性,在天王洲的寬敞空間利於藝術家盡情發揮、展現他們對空間的創意,而六本木的空間以展示平面作品為主要,未來我們考慮將同一藝術家作品,在同個展期中於兩個空間展出。」
近年NukagaGallery積極於亞洲拓展。去年年初除了參加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在疫情爆發後,依舊持續海外的活動,額賀古太郎更在11月協助旗下的松山智一在上海龍美術館舉行個展,他表示:「實際走訪上海一趟後,我並未感覺當地市場受到疫情影響,雖然去年無法到世界各地參展,但藝術不會因為這樣的外界因素而被大家漠視或認爲不需要了。創作對於藝術家來說是種抒發情緒的方式,在疫情下藝術家也不可能停止創作,因為這就是他的日常。畫廊的角色就是在社會跟藝術家中間做連結,如果畫廊停下腳步,就等於中斷這個橋樑,因此海外的展覽仍是畫廊必須持續進行的一環,即便不能參加實體展覽,也要參與線上平台。」
對於中國新一代藏家的購藏習慣,他觀察表示:「中國的藏家下手快,追求新穎、在意藝術品是否與潮流有所連結,他們大多信任日本藝術家做出來的作品品質:例如平子雄一就是先從中國開始火熱,最近才開始紅回日本。」
他認為由於疫情中斷藝術市場的交流與互動,各區域處於內循環的狀態,「在日本,像漫畫一樣顏色鮮艷飽和的作品相當有人氣,但新的藝術家比較在意表面的東西,可能作品底下其實沒有太多內容,這個情況有點令人擔憂。另一方面,由於這些藝術家只限於日本境內受歡迎,並未受到海外藏家的支持,更加深這樣的懷疑。如今因為疫情的影響大家都沒辦法出國,原本會出國收藏藝術品的人只能於日本購買,如果等到疫情解禁,這些藏家是否還在?這些答案得等之後才會揭曉了。」
關於下半年的規劃,六本木空間的開幕展帶來松山智一作品之外,KotaroNukaga陸續規劃墨西哥藝術家StefanBrüggemann、美國波多黎各裔的CarlosRolón,前者擅以文字創作,尖銳社會批判和後現代美學的概念藝術;後者擅長製作精巧且風格雜糅的作品,其作品探討傳統工藝在消費社會的衝突關係。「從今年到明年初,我們可能會比較著重在海外的藝術家,雖然他們沒辦法入境,但由於日本目前的展覽幾乎只有日本藝術家,因此我們希望在自己空間的展覽上做個平衡。」對於未來五年的畫廊期許,額賀古太郎表示:「最首要目標還是思考怎麼去連結社會跟藝術家的作品,也希望創建一個有創造力的空間,當然以中長期來說,希望無論在日本國內外都可以繼續推廣我們的藝術家,在亞洲如台灣、中國、香港甚至首爾、新加坡全面性的發展。」
展覽資訊
松山智一
展期5月22日–7月10日
時間11:00?18:00(星期二至星期六)
會場:KOTARONUKAGA
〒-東京都港區六本木6-6-9Piramide2F
※星期一、星期天以及國定假日休館
※依照國家或是東京都防疫*策展覽日期及內容有可能變動
長按二維碼瀏覽更多展覽訊息
《亞洲藝術新聞》
/05No.
近期報導
今日藝術書推薦
展覽圖錄